新闻中心

“下沉市场”不存在降维打击,大家聚在一起“三国杀”

2022-11-28
 
 

观点摘要

 

一些品牌看到这样的行为,只是简单的把它归因成“爱计较”、“精打细算”,认为品牌力的概念失效了,品牌无法支撑起溢价,但是其实不是。这一代人更悦己,“品牌力“的概念反而会更重要。品类解决需求,品牌解决选择,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消费者做一个有确定性和有优越感的选择。

 
 

 

 

作者 | 关聪

编辑|冰清

来源 | 刀法研究所(ID:DigipiontClub)

 

“下沉市场”是一个很形象的词,它暗含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假设性前提,堂而皇之的把消费力鄙视链摆在纸上。人们对于下沉市场的想象,总是居于两个极端,认为下沉市场形同鸡肋,或者下沉市场才是“淘金场”,但是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刻板印象。

 

仔细观察这一年的品牌市场布局动作,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发力不同路径定义下的“下沉市场”:喜茶开放加盟、星巴克扩大在华开店数量、盒马推出适用于非一线城市的门店类型……

 

“下沉市场”也确实值得他们期待,有能力哺育出目前国内仅有的四家万店连锁品牌的土地,还有很大的余量等待品牌去发掘。蜜雪冰城、绝味鸭脖、华莱士和正新鸡排的成功有多性感,品牌们想要征服“下沉市场”的愿望就有多强烈。

 

从宏观上来看,一线城市广告投放费用高企,疫情加深各种不确定性,中产人群和小资人群消费观念开始收缩……品牌能列出一万个做“下沉市场”的理由,就能列出一万个不做的理由,比如地方市场的人情格局、消费者的被教育程度、供应链管理等等。

 

本次自述的主角小白是一位来自餐饮行业,并且品牌基本盘位于二三线城市的操盘手。在她的视角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品牌进入“下沉市场”或许可以凭借着强烈的新鲜感短暂吸引到目光,但是并不存在降维打击这一说,“下沉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具有专属于自己的消费逻辑和差异性特点,早已适应区域市场格局的本地品牌、新进入的大品牌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品牌,三方聚在这个混沌场中,如同一场“三国杀”。

 

 

01

比起“下沉市场”,我更想称呼它为“大众市场”

 

 

“下沉市场”是一个概念抽象、定义模糊的词,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它既可以是众多在外漂泊打工的白领们回不去的家乡,也可以是一切北上广的对立面,甚至北上广本身也会有它自己的“下沉市场”,比如北京五环外。

 

这中间的解释弹性非常大,大家在说下沉市场的时候,仿佛它不是一个褒义词,某种意义上,它会让人觉得低人一等,没什么优越感。好像在出发点上,就有意识地去把人群分类,然后把城市分类,又把消费能力分类。并且在这个分类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把它放在一个中性的层级上,而是朝着偏下的方向。

 

我们所讨论的“下沉市场”,它其实应该被叫做“大众市场”或者说“创新市场”,因为它才能代表中国的大多数。

 

从结构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像是一个金字塔,但是塔尖的各种信息,比如品牌、营销、科技文化等,并不是像瀑布一样直直地垂落,而是像河流一样蔓延着向下,这个运动过程可以是双向的,并非只能单程的下沉。这就意味着,这个过程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谈不上谁优越,谁高贵。这就是一个正常现象,它要去的地方是中国的大多数,流向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市场。

 

就拿我们品牌来说,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觉得它是所谓的“下沉市场”的原生品牌。这不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五六千家门店,看起来盘子很大了;在我的视角里,我们品牌的底色其实是青春和校园,陪伴一代人从高校到职场,我们的业务方向就是一直追着这些人,从校园到商圈最后到社区,跟着人群流动。并不会说因为你原来是学生,现在是白领,那你就不是我的用户了。

 

所以当品牌把市场和人群用数据人为地划分出来一条条分界线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割裂。下沉应该是一个品牌策略,而不是像渠道策略一样被乡镇、县城、CVS、LKA(在区域市场内拥有多个门店,影响力较大的大型连锁零售机构)分割得很细碎。如果你要去服务一群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消费者,我们就应该去想这部分人最底层最本质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他的根在哪?我们要找的那个根,才是下沉。

 

 

02

消费者依然追求性价比,但是原因不一样了

 

 

提到“下沉市场”,普遍还存在着一个误解:便宜大碗就是打开“下沉市场”的大杀器。

 

从理论上来讲确实是这样,“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相较于大城市来说更深,习惯性地抗拒铺张浪费,在消费品的选择上更加务实,更偏爱大份量给人带来的粗放的满足感。

 

但是现在的 00 后、05 后正在逐渐地产生变化,普遍开始追求性价比,这种变化是共性的。年纪稍大一些的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可能是因为外部原因,如房贷、车贷以及家庭支出,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消费预算。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追求性价比的原因不是被迫,而是主动。

 

就拿“薅羊毛”这个词来说,以前大家会觉得占便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甚至有点不光彩,但是年轻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会很自豪的说:我来,就是站着薅商家羊毛的,甚至号召大家一起薅,人越多越快乐。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优越感并非来自外物,而是来自选择。他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优越感,我的选择有没有体现出智慧?我有没有比你做出更聪明的选择?而非单纯的我比你多一部最新款的 iPhone 或者奢侈品。

 

过去讲性价比,就是单纯的做算术题,把售价减去成本价讨论这个东西的价值。新一代人乐意去当“成分党”,去计算自己的选择是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买奶茶的时候去计算果肉含量,用的什么牛奶,奶源地是哪里。

 

一些品牌看到这样的行为,只是简单的把它归因成“爱计较”、“精打细算”,认为品牌力的概念失效了,品牌无法支撑起溢价,但是其实不是。这一代人更悦己,“品牌力“的概念反而会更重要。品类解决需求,品牌解决选择,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消费者做一个有确定性和有优越感的选择。

 

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感知不再是“我花了钱,得到了超出预期容量的东西”,而是“我花了钱,得到意外的体验”。

 

下沉市场另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概念是“隐形富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因为外部的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会有更充裕的消费预算。这部分人确实存在,但是没有那么多。

 

 

首先是没那么多年轻人。“逃离北上广”的口号虽然喊得响,但是年轻人们依然前仆后继地去往大城市。其次是消费的惯性,消费行为其实是一个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很大的决策,举个例子,0 糖低卡的饮料在一线城市很火,但是在“下沉市场“未必这样,因为那里没有控糖和身材管理的气氛。

 

那么对于“隐形富人”们来说,更愿意去享受生活不代表会更加接受奢侈品,因为克制和节约依然占据了所在城市文化的头位,鲜少有人愿意为精致付出高额的代价。

 

吃饭、社交、约朋友逛商场……他们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这些地方,举个例子,在三四线城市的奶茶店普遍比一线城市的面积更大,这不完全是因为房租成本低的原因,而是当地的消费者喜欢在奶茶店聊天、打扑克,店面大,才能装下更多座位。

 

 

03

品牌只是“下沉”,不是“下凡”

 

 

品牌做“下沉市场”最显著的问题是太“傲慢”了,或者说有着严重的路径依赖,觉得自己可以做到降维打击。消费市场确实存在滞后性,但这不代表套用一二线城市的营销模式会有效果。

 

尽管对于品牌来说这种简单的“移植”较为便捷,但消费者群体之间又存在着不能忽视的特定差异。

 

进入“下沉市场”之后,问题往往先出在品牌自己身上。首先,分管 600 家门店和 6000 家门店是不一样的,门店变多的情况下首先考验的就是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样的营销活动,能不能保证所有门店的动作不变形?

 

第二在于供应链能力。当需要供应的端口变多,供应链的密度分散开来,从密集变成稀疏之后,是否有良好的供应链调度能力保证产品供应?这不仅是运输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过程的问题。

 

门店增加之后,面对新的市场,新的人群,需不需要更新菜单?研发端口的压力传递到采购端,采购的种类、质量,合作伙伴准入标准,这些都需要更新。

 

最后是消费者的信任问题。用数据、画像来概括消费者是形而上的,失去了真实贴近的质感,消费者也许会因为品牌所带来的强烈的新鲜感或者营销活动而去排队,但是三四天之后呢?举个例子,在茶颜悦色还没有走出长沙的时候,没有谁敢在五一广场开店,因为对于长沙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习惯性的会去选择茶颜悦色,这个选择代表着一定不出错。

 

获得这种下意识之间的信任感非常难,因为品牌进入“下沉市场”不是重新起盘,而是带着原本的品牌形象来的。当消费者买不到你的时候,他愿意跨越城市来见你,接受 20-30+的客单价,因为购买频次低。

 

但是当你变得家常,更平易近人的时候,他未必还会有这种热情,因为在他心里,类似“老朋友”一样的品牌可能已经有一家了,就像恋爱关系一样,新鲜感被时间氧化后,该怎么在咫尺之间创造出新的距离感并且维持住热情?

 

 

04

分析师点评

 

 

“下沉市场”确实是新机会,但是“下沉”并不意味着它简单,它依然是新的市场、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消费者。“下沉市场”只是一个别称,它可以是创新市场或者大众市场,但是如果只把它当成“下沉市场”,那产品只会做得越来越 low 。

 

在本次访谈过程中,小白更愿意用“三国”来形容当下的“下沉市场”格局,而非简单的蓝海或者红海。从竞争对手的角度上来说,任何一个能够在三四线城市开出 10 家店并且存活 5 年以上的品牌,其实都有潜力能够成为一家全国性品牌,他们的经营方式或许更接近生意的本质:即如何在没有资本助力的情况下计算利润,铺设渠道,迭代产品。

 

 

 
…………
 
所有的营销教科书都在教我们一个道理:品牌是资产,可以存储,可以延伸,只有品牌才具备长久的竞争力。在消费品赛道的企业要想长期发展甚至于基业长青,必须建立品牌竞争优势!可问题来了在营销2.0时代,品牌的构建过程该如何安排广告投入成本?单靠流量广告明显走不通,品牌广告该投多少?又怎么投?
 
更有专家就目前的中国市场营销现状给企业的广告支出开出了具体方子:
 
 
这个方子有一定道理,一句话概括是企业在“什么阶段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是把目前各阶段消费品赛道企业的投放规律做了个归纳总结,从流量广告跟品牌广告配比上有借鉴意义,进一步说明企业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所在,但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即:目前中国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冠绝全球,当一个新品类出现,
 
将会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涌入大量的竞争对手,将该品类的流量红利吃干榨尽,使得大家都做不到更大的销售规模,导致品牌广告的支出成本无从而来。此其一。其二,我们已经分析过,目前的广告行业注意力严重雾化,花同样的钱打广告的作用被大幅稀释,从2002年的903亿增长到2021年的11799亿,同等币值获得的注意力至少被稀释掉13倍。即便是做到了10亿以上规模,你有多少品牌广告投入才能够产生足够的眼球效应?按照平均10%营销支出计算,总计1亿元的广告支出,5000万打品牌,5000万做流量,至少品牌广告显然不够。
 
所以,为什么在消费品赛道个亿规模的企业比比皆是,但大多陷入一种“内卷”的竞争状态,长期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达成真正意义饱和攻击的“范弗里特弹药量”,每年预算一点点,仅够维持着局部市场的热度以及应付各大电商平台购物节的促销需要。留给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因此,为了使得企业获得超常规的弹药量,快速筑起品牌护城河,和伙人平台把企业的广告支出方子做了调整:
 
 
这个比例剔除了和伙人平台的“杠杆效应”,按照实际支出的平均水平计算。我们将得出如下结论(以企业平均广告支出成本10%计算):
 
1、1-5亿营收的企业每年的广告支出1000-5000万元,如果企业以各一半的方式安排,加入和伙人平台的“十倍杠杆效应”,企业可支出的品牌广告预算为5000万-2.5亿,而流量广告支出为500万-2500万。
 
2、5-100亿营收区间的企业,每年广告支出5000万-10亿元,按照上述
 
比例拆解,流量广告支出为1000万-2亿元,而品牌广告加入和伙人平台的“五倍杠杆效应”,可支出的品牌广告预算约为5亿-40亿元。
 
从上面的测算可以看出,依照品牌广告的“饱和攻击”原理,通过和伙人平台的模式创新,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广告投放需要。
 
和伙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和伙人看准中国广告行业前所未有的一次大的整合机会,一举解决企业和媒体双方痛点,用“金融创新”的思维来破解企业、媒体发展的双重困局。
 
一方面以类基金的操作方式聚集大量广告资源,引入股权投资模式,让企业用未来的成长换取当下的所需要的大量广告投放;另一方面,以股权+销售分成这种“模糊化”的定价方式来为媒体的闲置资源作价,解决了媒体合理消化大量闲置资源的难点。在投放过程中产生的媒体制作和上刊成本由企业来承担,因此媒体参与没有任何负担。考虑到品牌建设实际的广告需要量,企业以逐渐释放股权和投放后支付一定比例月销售收入分成的方式甚至可以得到十倍以上的广告资源。
 
当然,尽管和伙人平台的线上投放系统聚合了900余家广告媒体近1500亿元市场价值的广告资源,但对于个别企业品牌建设的需要未必够用,因为你需要的我们不一定有,这里有两个方式解决。一是根据企业投放计划要求提前布局,拿到所需要的广告媒体资源,这一点目前通过对圣元奶粉旗下“优博瑞慕”品牌每个月近亿元的投放落地,是可实现的。二是在合作条件中约定,一旦达不到计划所投放广告的量,按照实际投放与计划投放的比例提取每月的销售收入分成即可。这样即可打消企业的顾虑。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9年,而美国企业平均寿命8.2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12.5年。抛开其它因素,可能企业对于构建企业品牌竞争优势的认知和决心导致的做法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企业习惯使用价格竞争的方式获取市场领先优势,但带来的后果是“大而不强”,这一点在出口型外贸企业身上尤为突出。反观欧美日韩这样的国家,位列财富品牌100强的企业很多,而中国却仅有“华为”一家,不得不令中国企业家深思。品牌为企业带来的持续竞争力和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这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之一。期待和伙人平台的创新模式能够帮助更多优秀的中国品牌尽早实现品牌梦想!也期待更多优势资源加入到和伙人平台中,助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点击链接领取福利吧!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

行业观察

 您所在位置:

浏览量:0
收藏